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新闻动态 > 正文

高校共青团要牢牢把握“一个核心、两个根本”

【浏览次数:次 | 发布日期:2020-08-15】

高校共青团的根本依托在于有温度地融入学生学习生活“朋友圈”

共青团最本质的影响力、战斗力和生命力,在于能否赢得广大青年的认可和拥护,一旦离开了青年,就将成为无本之木、无源之水。我们应当看到,高校的团学工作尽管比较活跃,但“二八”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,媒体曝光的学生会种种乱象,更是反映出团学组织与学生脱节的“警讯”。如果组织失位,那还何谈教育引领?高校的团学干部绝大多数都是学生,天然地生活在广大学生之中,必须坚持从学生中来、到学生中去,真正将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工作理念落细落小落实。

高校共青团必须将融入学生作为生命所依。一要做到“身入”,扑下身子与广大学生打成一片,听真话,察实情,知难题,搭准学生所思所盼的脉搏,而不能简单化地以“键对键”完全代替“面对面”;二要做到“心至”,群众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心的工作,能不能有效反映学生的意志诉求、能不能真心为学生提供成长服务,能不能竭诚帮助学生解决现实困难,就是衡量高校共青团“心至”的试金石。人心都是肉长的,唯有将心比心、以心交心,才能心心相印;三要做到“神交”,在思想上形成共鸣。融入学生既不能曲高和寡,更不是一味迎合,而是要把“我们想讲的”变成“学生想听的”,把“学生想听的”融进“我们想讲的”,形成深层次的良性互动。与火遍全网的视频演讲《后浪》相比,目前高校共青团所开展的一些青年节活动,热闹的背后却未必让学生们有感。你不“走心”,他就“心走”。要贴近学生的兴趣点、兴奋点,将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结合起来,善于将思想政治工作的“盐”同各种时尚化、生活化的“食材”相融合,让学生不仅吃得下、记得住,还能“良久有回味,始觉甘如饴”。只有真正做到身入、心至、神交,才能把准学生的“心脉”,拆除学生的“心墙”,温暖学生的“心房”,提升学生的“心境”,使高校共青团成为广大学生想得起、找得到、信得过的“老铁”。

上一页 [1] [2] [3] 下一页